5分钟多出的欢乐这些学校是怎么做到的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整体向好,但“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等“四小”问题出现了早发、高发的新趋势,社会普遍担忧。为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缓解“四小”等挑战,北京等多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课间10分钟逐步优化调整为15分钟。
多5分钟,能把孩子带出教室吗?记者采访发现,这一“微改革”让很多学生走出教室、走进阳光,还撬动了教育理念转变。但不少教育工作者仍心存隐忧,既担心学生受伤学校担责,又担心学校为免责不敢把孩子放出来,多方期待加强“5分钟以外”的深层配套保障。
12月的北京,寒意渐浓。上午9点,下课铃声响起,清华附小的学生涌出教室。15分钟里,孩子们跳绳、踢毽子、攀岩、玩吊环……楼道里、操场上,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清华附小三年级学生吴桐树说,以前课间10分钟,喝水、上厕所就要花五六分钟,剩下的时间“不够玩”。延长5分钟,“玩耍的时间就有了”。
时间、空间、内容,是学生课间活动的三要素。此前,全国多地的家长反映10分钟课间太短,还容易被老师拖堂;学校场所局促,孩子们没地方玩;有的学校、老师片面要求学校静下来,活泼天真的孩子憋成了“闷声虫”……
记者在北京多所中小学走访看到,课间安排分为15分钟的小课间,以及30分钟的大课间;室内外活动功能区域灵活丰富,设置跑步区、游戏区、休息区、涂鸦墙等,各类器材用具触手可得,孩子们“轻装上阵”,课间回归承载快乐的立体空间。
“课间整体统筹设计,确保孩子们校园生活节奏张弛有度,这更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攀说。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处于高峰,一些学校的场地“捉襟见肘”,怎样在校园物理空间上做文章?北京小学作为寄宿制学校,体育是其传统的育人名片,学校升级改造教学楼结构,腾出300平方米的乒乓球室,大门随时敞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在楼顶打造的“空中足球场”,成为高楼层学生踢球、奔跑的热门区域。
“运动多了,吃饭也多了”“能多晒晒太阳”“课间玩好了,上课就更认真”……记者在校园随机询问学生课间活动体验,孩子们纷纷围拢“抢答”,阳光打在小朋友们脸上,笑容灿烂。
15分钟,是学生活动时间的延伸、健康空间的拓展,“小切口”改革背后贯穿着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大理念”,瞄准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学生活动回归自主。“游戏怎么玩,学生说了算。”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北校区教师刘云芝说,年级组长充分调研不同年龄段学生需求,发现孩子们对棋类和益智游戏呼声高涨,学校及时补采相应器材。此外,不少学校开展“课间活动征集令”“我的课间我做主”等活动,师生共同设计课间活动项目、制定游戏规则,激发孩子们参与热情。
——课间课堂逐步融会贯通。记者调研了解到,一些学校主动从课间活动中发现孩子成长需求,进而转化为课堂教学的鲜活素材。例如,观察到有学生课间尝试跳绳时脚踝屡屡被卡绊,体育课上老师就着重安排跳绳指导。“15分钟不是简单增加时间,而是撬动学校全员参与,将课内、课间、课后有机串联,还要结合人工智能等数智化工具,全方位打造育人新形态,赋能学生‘健康阳光乐学’。”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说。
——教师由管理者转变为教育者、参与者。教师拖堂,曾让课间体验大打折扣。中小学借助课间15分钟改革,引导教师有意识开展课堂与课间的联通设计,比如通过优化调整课堂教学,利用课堂尾部的三至五分钟开展学生研讨、师生互动,创造柔性空间,确保准时下课。
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说,从知识本位主义转向以全面育人为核心的教育认知变革,要在每位教师心中扎根。
课间时间多了,成效如何?一所学校的数据可一窥初步效果。清华附小的校园人工智能运动设备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课间15分钟实施后,学生运动量增加了近3倍。
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说,落实课间15分钟的早期效果是学生是否“身上有汗、眼里有光”;中期效果是近视、肥胖等“四小”问题有没有改善;后期成果是学生自主意识的释放和张扬,“这是我们期望达到的目标”。
课间活动丰富了,安全问题同样牵动着师生家长的心。北京市丰台区外国语学校校长刘忠毅说,学校把教学楼一层楼角的窗户改建为门,避免课间拥挤。但全国多地不少教师坦言,课间越长,校长、老师们越紧张。
一线老师反映,“拽住”学生的不仅是课间时长、活动空间,而是学校随时可能深陷的赔偿和问责风险。“即便学校强化安全措施和安全教育,孩子难免磕碰,很多学校迫于‘校闹’和社会舆论压力等,在课间仅允许孩子喝水、上厕所。”有受访者担忧,别让多出来的5分钟,因外围压力沦为“一阵风”。真正激活课间动能,还需加强配套保障机制建设。
多名受访法律专家表示,不能仅因事故发生在校园就认定学校一定负有责任。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福亮说,需进一步厘清校园安全责任边界,明确相关司法标准,让保护未成年人和维护学校正常秩序相统一。只有真正做到无错者免责,学校才更敢放手让学生在校园里跑起来。
多名受访学生家长表示,家长和社会舆论要对孩子难免的磕碰多一些理解与包容,共同支撑起孩子“撒欢奔跑”的空间。
(责任编辑:管理)
- ·关于背信弃义(bèi xìn qì yì)这是怎么
- ·关于悦非春景女尊会有什么样影响?
- ·坚决防止过度通行管控问题反弹
- ·郑州少林小子这又是什么梗?
- ·沪2023下半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名将于
- ·有关磋(cuō)升(shēnɡ)鹤(hè)峻(jùn)会
- ·有关纸上谈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网友
- ·热血高校主题曲歌词背后真相是什么?
- ·万圣节特惠!《零》系列恐怖游戏七折促销开
- ·这批球员已经走到了周期的尽头
- ·“科创板八条”让科技更“硬气”
- ·关于张(zhāng)冠(guān)李(lǐ)戴(dài)真
- ·托尔托拉的力量会有什么样影响?
- ·场景4:复杂嵌套式查询宿舍里都是会掉土的
- ·【时尚侵权风暴】:D字母耳环爆红背后的法
- ·有关夏河和麦洛洛具体是什么原因?
- ·赵襄王学御什么情况?
- ·有关彩虹岛副职任务流程看点是什么?
- ·福州市出台民航扶持新政策航班补贴8万元班
- ·火车g开头是什么车火车g开头的车是什么车型
- ·被抛弃的神这是一条可靠的消息吗?
- ·从(cóng)头(tóu)至(zhì)尾(wěi)是个什
- ·哀(āi)怔(zhēnɡ)到底是怎么回事?
- ·美丽的神话成龙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 ·有关腰缠万贯(yāo chán wàn guàn)真的
- ·习近平这本书为何如此重要?
- ·有关花花绿绿(huā huā lǜ lǜ)这样理解
- ·习近平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
- ·有关窝怪葡浮这是个什么梗?
- ·渤窝菱单怎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