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八条”让科技更“硬气”

最后编辑时间:2024-06-26 13:44:29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五年来,科创板从零起步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24年6月21日,科创板共有上市公司573家,总股本2175.2亿股,总市值超过5.16万亿元,平均市盈率34.7倍。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公司占比合计超过80%。行业分布持续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为核心的中国“硬科技”聚集,资本市场与“硬科技”加速融合,呈现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大趋势。

  6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条”),进一步深化改革,将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摆在首要位置,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

  自设立以来,科创板一直强调“硬科技”定位。高研发投入是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主要特征之一。开板五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超过4199.46亿元,且各年度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在12%以上。2019年至2023年,科创板公司的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117亿元、384.18亿元、852.40亿元、1284.68亿元、1561.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2%、12.03%、13%、16%、12.2%。截至2023年末,科创板已汇聚超过23万人的科研人才队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超过三成。“科创板八条”提出,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强化对股权激励定价、考核条件及对象的约束,提高对核心团队、业务骨干等的激励精准性。强化监管政策正向激励,引导创始团队、核心技术骨干等自愿延长股份锁定期限。

  “科创板八条”聚焦加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优化融资制度和股权激励机制。健全“硬科技”企业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绿色通道,推动再融资储架发行试点,进一步激发融资的活水效应,释放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潜能,支持再融资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全力支持“硬科技”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完善股权激励制度,与投资者更好实现利益绑定;大力支持并购重组,提高并购重组灵活性,支持企业整合产业链、做优做强。这是对新“国九条”中明确市值管理基调,全面完善减持规则体系,鼓励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在科创板中的落地回应。可以看到,政策支持、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投资以及企业的持续创新,将共同推动科创板朝着更为繁荣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让科技更“硬气”。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