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MCL二线BTKi治疗的结局与哪些因素相关?Bloodadvances研究揭

最后编辑时间:2024-12-14 13:30:31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独特亚型[1],一线L)治疗后的复发或疾病进展时间(POD)是MCL的重要预后指标之一。1L治疗24个月内的POD(早期POD)与不同年龄、健康状况和既往治疗情况下的不良预后相关。共价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s)是复发/难治性(R/R) MCL患者的标准治疗选择,尽管大多数R/R MCL患者对BTKi有反应,但仍不可避免地出现疾病进展(PD),且停用后预后较差。若在开始2L BTKi治疗时对治疗持续时间进行精确估算,可以更好地识别患者的治疗需求。

  此前,Blood Advances发表了一项全球、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构建了一个多变量模型(包括1L至POD时间、Ki-67和MIPI评分)分析了R/R MCL患者在接受含利妥昔单抗的1L治疗后,单独使用2L BTKi的预后因素与结局之间的关联。本文特此整理。

  该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纳入了来自6个国家7 所学术中心的160例患者。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 67 岁(范围38岁~90 岁),73% 为男性。具体纳入标准如下:(1)诊断时年龄≥18岁;(2)使用任何含利妥昔单抗的化疗方案进行1L治疗,伴/不伴巩固性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接受/未接受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3)首次复发/进展时,接受单药共价BTKi作为2L治疗。

  至POD时间定义为从开始1L利妥昔单抗治疗之日起至2L BTKi治疗前POD的时间。研究根据至POD时间将患者分为3个预后亚组:POD6(1L治疗6个月内POD)、POD6-24(1L治疗6-24个月内POD)和POD24(1L治疗24个月后POD)。POD6被标记为难治性疾病,定义为诱导期间或诊断后6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PD)或诱导结束时疾病稳定(SD)/PD。POD6和POD6-24均属于早期POD,而POD24为晚期POD。患者1L治疗后至POD的中位时间为24个月,19%患有难治性疾病(POD6),高危MIPI与难治性疾病相关。约半数患者(51%)出现早期POD;诊断时年龄较大、母细胞样/多形性变型、Ki-67≥30%和高危MIPI与早期POD有关。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第二次无进展生存期(PFS2),次要终点为第二次总生存期(OS2)。PFS2 和 OS2 使用 Kaplan-Meier 方法估算。

  患者至2L BTKi的中位时间为25个月,伊布替尼是最常见的2L BTKi(占比84%)。数据截止时,50例患者(31%)仍在使用BTKi,110例患者(69%)因各种原因停用,包括PD(n=82)、BTKi不良反应(n=18)和巩固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n=4)。

  在最终模型中,至POD时间、Ki-67≥30%和MIPI是3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图3)。与其他MIPI类别组合相比,将MIPI二分为中/高和低的风险比(HR)最为稳健。以Ki-67≥50%为临界值的单独模型并没有产生明显不同的PFS2结果,因此保留了30%临界值。

  研究组根据至POD时间、Ki-67和MIPI构建了预测2年PFS2的列线:基于最终模型预测PFS2的列线图

  根据以上变量构建了预测2年OS2的列线:基于最终模型预测OS2的列线%)接受了基于化疗的治疗,32例(52%)接受了基于靶向的治疗。从2L BTKi停药日期到任何原因死亡日期的总生存期(OS3)在3L治疗之间无显着统计学意义;化疗和靶向治疗的中位OS3分别为23个月(95% CI 3~43)与10个月(95% CI 0.2~25,p=0.53)。

  为进一步确定预测模型的效能,研究组在一个由200例统一接受2L BTKi治疗的R/R MCL患者队列中对最终模型进行了验证。

  结果显示,患者接受2L BTKi治疗时的中位年龄为71岁,15%的患者为母细胞样/多形性变型,58%的患者Ki-67≥30%,接受2L BTKi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4个月,52%的患者为早期POD。高龄、使用低强度治疗及难治性疾病和早期POD相关,高风险MIPI也与难治性疾病有关。

  2L BTKi治疗后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2年,中位PFS2为1.6年(95%CI:1.1-2.1),2年PFS2率为43%(95%CI:31-56)。难治性疾病患者的中位PFS2为0.6年(95%CI:0.2-1),而非难治性疾病患者为2.6年(95%CI:1.9-3.3;P0.001);早期POD患者的中位PFS2为0.9年(95%CI:0.4-1.4),晚期POD患者为2.3年(95%CI:1.1-3.5;P0.001)。将主要队列中开发的模型用于验证队列后,2年PFS2的C指数为0.68。

  在研究组构建的2L BTKi MIPI模型中,2年PFS2的概率分布有三种模式,按30%和60%的临界值将患者划分为3个亚组,分别为高风险亚组(n=40),2年PFS2为14%;中风险亚组(n=35),2年PFS2为50%;低风险亚组(n=30),2年PFS2为64%(P0.001)(图8)。

  图8:在数据完整的病例中(n=105)根据2L BTKi MIPI评分,高、中、低风险亚组的PFS2

  研究组为了解缺失单个患者对2L BTKi MIPI模型性能的影响,将缺失的Ki-67结果重新编码为30%,缺失的MIPI结果重新编码为低风险,重新编码后2年的PFS2估计值无显着差异,其中高风险亚组(n=76)2年的PFS2率为14%,中风险亚组(n=64)为43%,低风险亚组(n=76)为94%(P0.001)(图9)。

  图9:在所有病例中(n=160)根据2L BTKi MIPI评分,中高、中、低风险亚组的PFS2

  该研究结果显示2L BTKi治疗后的预后主要受至POD时间的影响,其次是诊断时的Ki-67或MIPI,母细胞样/多形性变型在模型中没有统计学意义。总之,至POD时间、Ki-67和MIPI与接受2L BTKi治疗R/R MCL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这些因素的确定有助于未来设计R/R MCL的相关研究,如在研究新型药物时,可以根据POD状态或2L BTKi MIPI的类别对患者进行分层。实际上,整合了这些因素的2L BTKi MIPI可用于预测2L BTKi的临床获益持续时间,并有助于制定后续的巩固治疗策略(如CAR-T或alloSCT),或在使用2L BTKi时加入其他新型药物,或将共价 BTKi以外的疗法(包括CAR-T)更早纳入2L治疗。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