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有5个军为什么只有3个军西渡黄河?

最后编辑时间:2023-08-28 21:35:13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10月8日,北上的“红四”先头部队抵达会宁,与南下迎接的“红一”1师会师。22日,红一、红二在将台堡会师。这样,红军会师的愿望和目标终于实现。

  红军会师后,立即要做的,就是执行《静宁会宁战役纲领》,对付胡宗南等敌进攻。为了统一作战指挥,总部于10日明确了如下指挥体系:拟请朱、张两同志以总司令、总政委名义,依照总部之决定,指挥三个方面军之前线作战事宜。并要求朱、张对各方面军之电令,以及各方面军对朱、张的报告,“均望同时发给军委一份”。

  当时,朱、张的职务是分别红军总司令、总政委,代表红军总部。在红军时期,政委有最后决定权,所以前线实际指挥权在张主席手上。

  上述“军委-红军总部-方面军”的指挥程序,给后来的作战及渡河等行动造成一系列的混乱。其原因,就出在“红军总部”这个中间层上。

  首先,是凭空多出了一个中间环节,指挥链条拉长。当时通讯不发达,军委指令不能在第一时间下达到各方面军。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由于草地分家的种种过节,军委意图与红军总部(张)在行动方针上时常意见不一、甚至相悖。当时军情紧急,各种意见通过电报往来交流沟通,费时费力,导致决策常常滞后于敌情变化,进而在作战指挥上出现偏差。这也是后来“红四”只有3个军过河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什么要规定这样一个不很通畅的指挥程序呢?前文说过,当时总部与张主席的西北局是平行机构,不通过西北局,总部是不能直接指挥“红四”的。所以,这个指挥程序,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主要是为了便于指挥“红四”。此外,这个指挥程序还让徐向前和陈昌浩产生了一个重大的误解:以为张主席的意见就是总部的意见。

  10月24日,朱、张率红军总部抵达打拉池,与“红一”(当时称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司令部会合。彭德怀开始参与指挥,但上述程序并没有改变。直到12月2日,张、朱率红军总部到达保安,与最高指挥部会合,这个指挥程序才算终结。

  会师之前,总部计划以红一、红四的主力西渡黄河,向北进占领宁夏,以“红二”在陕甘边区箝制敌军。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当时的宁夏与现在的宁夏范围差异很大,是与外蒙古接壤的。

  但之前“红四”在甘南折腾了半个月,耽误了行动时间,致使敌军从容集结。到会师之时,敌军进攻已迫在眉睫,计划中的静宁会宁战役难以实施,形势变得极为被动。而此时,张主席仍念念不忘西进河西走廊。他在大的方针上不好硬抗,但在部队指挥上做小动作。

  10月11日,总部发布《10月作战纲领》,要求“四方面军以一个军,率造船技术部迅速进至靖远、中卫地段,选择利于攻击中卫与定远营之渡河点,以加速的努力造船”,为执行夺取宁夏做准备。“红四”派30军执行造船任务。10月21日,敌人由南向北发动总攻,战情紧急,总部决定先击破南敌,再向北(宁夏)进攻。

  24日,毛、周发报让彭德怀商朱、张,提出“30军迅速渡河控制西岸,9军拟以暂不渡河为宜”。其意图,是让“红四”实力最强的红9军参加河东作战,先击破敌军进攻。同一天,徐、陈致电朱、张,建议“9军、31军尾30军后渡河”。此项建议却立即得到张主席的同意。

  应当说,徐、陈因为不了解总部的意图,要求更多的部队渡河,以加强河西力量,是可以理解的。而张主席明知总部意图,却同意徐、陈建议。这个中间层的问题在此显露了出来。

  25日,徐、陈致电朱、张,报告红30军在甘肃靖远虎豹口渡河成功,“9军决今夜跟进渡河”。同日,毛、周致电朱、张,指出目前“重点应集注意力于击破南敌”,再次要求9军“暂不渡河”,留在河东抗击胡宗南等部。但9军已经按计划于当晚渡河。总部对此只好默认。

  26日,主席致电彭,“国焘有出凉州不愿出宁夏之意,望注意”。同时强调“4、5、31军、二方面军,应以打胡为中心”,明确要求红4、5、31军应留在河东。

  经过协商,朱、张在27日致电徐、陈:“毛、周电令目前作战重点,系注重击破南敌。四方面军除30、9两军及指挥部已过河外,其余各部应停止过河。”直到此时,张主席才与总部意见一致,红31军因此没有跟进渡河。

  由于“红四”北上期间在甘南耽搁半个月,静宁会宁战役计划未能有效组织,加之红9军过早渡河,河东红军兵力单薄,无力抗击北犯之敌。敌军发动进攻几天之后,前锋就直虎豹口渡口,守卫渡口的红5军告急。迫于敌情紧急,徐、陈28日下令红5军渡河。至29日,“红四”总部及红5、9、30军在靖远渡过了黄河。30日,靖远渡口被敌军进占,两岸红军被割断。

  这样,“红四”就被一分为二:红5、9、30军西渡黄河,红4、31军则留在了黄河东岸。应当说,“红四”只有3个军渡河的主要原因,一是会师后的指挥体系混乱,各方意见不一致,军委意图未能很好贯彻;二是北犯之敌进展迅速,很快就占领了黄河渡口,隔断了两岸。

  基于战况变化,11月8日,总部将渡过黄河的部队命名为西路军,并实际上终止了宁夏战役计划。西路军过河以后的作战方向,最初是有多个选项的,包括返回河东等。但为什么后来一路向西、兵进河西走廊呢?我们之后再接着讨论后续的问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