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电影《我本是高山》持续遭遇差评争议“六公主”犀利发声

最后编辑时间:2023-11-20 20:02:22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由海清领衔主演的张桂梅传记电影《我本是高山》,于11月17日开启了超前点映,该片将在11月24日全国上映。由于这部电影的主角是大家都熟悉和敬佩的伟大女性张桂梅女士,再加上演员海清之前在影片《隐入尘烟》中积累起的好感和人气,因此,这部影片早在刚刚释出首波剧照时,就引起了网友的热切关注。

  但是没想到,《我本是高山》在正式上映前夕,却遭遇了一系列的争议和差评,这些争议和恶评,主要是揪住了影片剧情中的几点小细节大加鞭挞,还有就是拿该影片的导演是男导演来说事,认为男导演根本拍不好女性电影。(这个逻辑就不对)

  而该片的编剧可能也是太年轻太激动,看到那些非议坐不住了,自己亲自下场回复,而且言辞有些过于激烈,就更让这场网络上的“口舌之争”和“打拳之争”变得更加热闹。

  看到关于这部影片的争议在某些平台有愈演愈烈之势,“六公主”终于忍不了了,她站出来,发布长文为《我本是高山》犀利发声!

  “六公主”一上来先小小批评了一下《我本是高山》的编剧,称她的“回应是失态的”,编剧的不恰当回应无疑是给这些争议的氛围火上浇油。

  2、有人认为这部影片的主角是张桂梅,是女性故事,就不应该用那么多的男演员,更不应该让男演员所饰演的角色都是正面的。还有人质疑该影片要表现张桂梅,为何要去描绘她的丈夫。

  对此,“六公主”说,事实上,看过影片的观众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该片对男性角色其实着墨极少,其中的每一位女教师和女学生,都有着各自丰富、立体、生动的性格,根本不存在消费女性、物化女性、贬低女性的现象。

  我个人觉得,影片中描写一下张桂梅的丈夫并没有什么不对,本身就是传记电影,对于张桂梅的生活、婚姻等等,岂能全部略过不提。

  难道在那些恶评者眼里,张桂梅校长就应该成为一个全心全意奉献的神和符号,而不应该有个人的感情生活吗?

  3、针对网上质疑最多的该片中的一个细节,说是影片将生活原型中的“酗酒家暴的父亲”改编成了“酗酒家暴的母亲”,这是在刻意贬低女性、美化男性,对于这个细节,“六公主”认为,这些人是在“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六公主”说,这些人通过断章取义,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只将目光聚焦到了“酗酒的母亲”上,从而没有看到这个角色的后续:张桂梅校长不仅拯救了这个家庭的女儿,而且还拯救了这位母亲,让她也在华坪女高开启了新的人生。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个细节中,酗酒家暴角色性别的转变,应该不涉及什么丑化女性,而是出于情节的需要,是想体现出张桂梅校长用她的努力,所改变的不止是那些女学生,还包括她们的妈妈、姐姐、阿姨们。

  4、“六公主”还说,对《我本是高山》给出恶意评论的账号,不但那些评论内容与影片本身不符,而且很明显许多人连电影都没有看就下场差评了。

  “六公主”还提醒网友们注意,这些恶评账号中,有不少来自于“遥远的海外”,还有不少是随波逐流蹭女性话题热度的,他们大多没有看过影片,或者是“带着叵测的居心看片”,所以大家要冷静看待这些评论。

  长文末尾,“六公主”称赞《我本是高山》是“一部动人的影片,它本身是用电影艺术的语言,生动讲述张桂梅校长故事的优秀作品。它是一扇我们与华坪女高对话的窗口,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张校长的故事,感受她的精神。”

  着名影评人谭飞也对此事发表了看法。他认为,电影就是电影,非纪录片,取材于真实事件,也可以进行艺术改编。谭飞还说,任何电影评价的前提,应该是,看过!

  一部电影的好坏,单凭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怎么可以,必须要自己看了,亲身感受了,才知道情节的好坏,演员塑造的角色成不成功。

  对一部电影的看法,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都是正常的,因为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够做到完美无缺,而且每个人的年龄、阅历、观感喜好不同,对一部影片的感受和评价自然也不会一样。

  《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还没有正式上映,我也还没有看,所以无法对此影片,以及那些恶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不过,单是看了《我本是高山》的预告片和一些片花,看到那些大山里辛苦求学的女孩子,她们每天奔波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看到海清饰演的张桂梅,对学生们循循善诱、苦口婆心;看到张桂梅引领孩子们将目光放远,投向大山外面更加广阔的世界,鼓励孩子们“我们一起走出去”;看到张桂梅校长,带领全校师生一起诵读华坪女高的校训,那句“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搭配着女学生们刻苦学习的一个个镜头,瞬间让观者感觉到热血沸腾的感动!

  为演绎出张桂梅校长的风采,演员海清花了两年时间来体验和准备角色,并且实地拜访了张桂梅校长,只为近距离感受张校长的魅力,以便让自己更好地把握住张校长的人物神韵。

  张桂梅校长扎根云南贫困山区的教育40多年,帮助那些贫困女孩有学可上、有书可读,能够凭借高考走出大山,见识更加精彩的人生。

  通过这部电影,可以有更多的人了解大山里的女孩,了解张桂梅校长多年以来所做的无私奉献,也会带动更多的人去关注贫困山区,关注和帮助那些大山里的孩子,尤其是备受重男轻女困扰的女孩子们。

  电影拍摄本身或许存在不少瑕疵,或许演员的演技还不够完美,但是,大家为什么愿意走进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