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更好保障粮食安全
作者:龙文进(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市场研究中心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再次强调,“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大食物观要求从人民群众需求出发,统筹各类食物资源,协调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让老百姓不仅能“吃得饱”,还能“吃得好、吃得健康”。大农业观则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和系统性,统筹发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和认真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对于满足人民多层次、多元化食物需求,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确保粮食安全是统筹推进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目的所在。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在食物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粮食产量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食物供给的数量和营养。而保障粮食稳产增产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从农业的多功能性看,提供充足、安全的粮食产品是农业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农业内部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部门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但粮食生产是其他部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粮食的稳定供给,其他部门就缺乏支撑。由此说,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首先要夯实粮食安全这一基础,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耕地保护与建设方面,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正在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为提高建设水平,今年中央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亩均补助标准由1300元提高到2400元,并取消地方对产粮大县的资金配套要求,同时将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扩大到1亿亩,将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从2个省份扩大到12个省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建设,将有利于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夯实粮食生产根基。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食物供给来源、丰富食物种类、降低耕地压力,各地可根据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合理布局粮经饲比例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多种业态,统筹安排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生产,特别是多向森林、江河湖海、设施农业要食物,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例如,发展深远海养殖可以增加优质水产品供给,增加食物总量和缓解其他蛋白食物的供给压力。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已于2022年5月在山东青岛正式进入产业运营阶段,在深远海养殖领域打造了“中国样本”。再比如,福建利用其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油茶、竹笋、食用菌、茶叶、大黄鱼等为代表的“森林粮库”和“蓝色粮仓”,坚持宜渔则渔、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菌则菌、宜药则药,促进多元化食物生产,把“土特产”做成了“大文章”。
除了做好国内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外,适度进口大豆、油料等短缺农产品,有利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缓解国内农业资源环境压力,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积极开展农业“走出去”工作,在全球布局农业生产基地,与东盟、非洲、拉美等地区开展农业技术合作,可以促进当地农业发展,提高全球总体农业生产能力,进而降低我国农产品进口风险。中国农业大学就把国内通过实践检验的“科技小院”模式“移植”到了非洲,开展“中非科技小院”项目,为非洲培养相关人才,和当地农民一起开展技术创新和试验,提升当地农民生产技能,促进当地农作物增收和资源高效利用,提高粮食韧性,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坚持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
相信随着各项改革举措落细落实,全社会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的氛围将更加浓厚,广大妇女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不断提升。
大规模设备更新关系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利企业又惠民生,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天峨龙滩特大桥主孔将世界混凝土拱桥跨径世界纪录一次性提高155米,比国外最大跨径混凝土拱桥大210米,建造风险大。
除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推出的《唐宫夜宴》,河南台的另一部大空间沉浸展《隐秘的秦陵》也在上海获得广泛关注。
接下来,释放出的氢气可能与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甲烷(一种可以在火星黏土表面储存数十亿年的碳形态)。科学家提出,这些被封存的火星碳或许有一天能被回收并转化为推进剂,为火星与地球之间的未来任务提供动力。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地球外核存在一个与赤道平行的环状区域。液态外核内探索到的低速地震波暗示,这些轻化学元素浓度较高,可减缓地震波的速度。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理解宇宙的大尺度结构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确定了被称为“引力盆地”的关键区域。这项研究加深了人们对于宇宙复杂引力动力学的理解,也让科学家更清楚地认识到塑造宇宙结构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和优化升级态势更加明显,第一产业基础地位巩固夯实,第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响脱贫攻坚战。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说,此次长江口二号古船试发掘区域位于古船南端。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说,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工作站是目前我国最先进、体量最大的智能化考古专用工作站,填补了我国超大型水下文物实验室考古领域的空白。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能听到“晒太阳可以预防骨质疏松”“趴着午休会导致胃下垂”“孩子身材矮小可以打增高针”等等说法。
记者在丹江口大坝现场看到,借助数字孪生技术,丹江口大坝已经建成全要素、全天候动态监控体系。据介绍,十四五以来,水利行业协作奋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在算力的支持下,东数西算、东数西渲、东数西训、东数西存,应用场景更加多元,不少贵州本土企业也开始布局新的赛道。
在阮祥燕的办公室里,有一张照片格外醒目——她身着蓝色手术服怀抱一名新生儿,对着镜头深情微笑。正是这名女婴的降生,让她有了“冻存婴儿之母”的称呼。
我科学家团队利用化学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以下简称“CiPS细胞”)制备胰岛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基础研究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水平整体跃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技术进步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科学的种子埋在当下,长在未来,在播种孕育的过程中,奔走在各地的科普大篷车、深入乡村基层的科普教育活动和服务平台,正不断赋予齐鲁大地科学的神奇与美好。
SDG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介绍,报告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全球7个SDGs及中国227个可持续发展指标定量评估。
(责任编辑:管理)
- ·千里共此卷|绿意染丹青
- ·IBM制造出了迄今全球最大量子计算机鱼鹰Osp
- ·有关哈尔滨恒盛豪庭是个什么梗?
- ·有关千反田爱瑠这是怎么回事?
-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顶层设计
- ·音乐财经:在这个过程中
- ·首个国际AI创新联合体成立
- ·关于俩郝侧硅尼拿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 ·官(ɡuān)捞(lāo)什么情况?
- ·2023年中国经济将迎来复苏
- ·打响全面取消限售第一枪!刚刚又一城松绑楼
- ·为了在全服务周期中满足不同客户不同阶段的
- ·“即选计划”成绩公布!
- ·【法治网事】工信部:我国信息通信业取得历
- ·新老商圈同发力助力节前“热”消费喜庆祥和
- ·“科创板八条”让科技更“硬气”
- ·大怎么组词大字怎么组词
- ·我也希望能去参加类似的专业节目
- ·希望中燃与北控集团继续加强在各领域各层级
- ·关于一(yī)本(běn)万(wàn)利(lì)真实原
- ·网络中国节·中秋
- ·“零地招商”激活闲置土地磐安经济开发区全
- ·宝来轮毂多少寸
- ·有关舞林大会张一山详情介绍!
- ·关于蒋瑶嘉梦的堡垒什么情况?
- ·兼(jiān)收(shōu)并(bìng)蓄(xù)具体内
- ·有关节约粮食的诗句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但是元尊动态漫第四季很快将在2023年1月上
- ·最长的阳具是真的吗?
- ·制(zhì)假(jiǎ)时(shí)这个事件网友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