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铂医药好戏才刚刚开始

最后编辑时间:2025-06-25 07:23:22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6月23日,和铂医药宣布与大塚制药达成BD合作,双方共同推进靶向BCMAxCD3的TCE双抗HBM7020在自免领域的合作。

  大塚制药获得HBM7020全球权益(大中华地区之外),并支付4700万美元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高达6.23亿美元的额外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未来产品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这笔交易,为和铂医药贡献了新的业绩增量,也进一步证明了其技术平台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这也回应了市场的疑虑:

  答案是否定的。新BD某种程度上宣告着:和铂医药由技术出海与盈利拐点双轮驱动的叙事,才刚刚开始。

  过去,市场对于和铂医药过于悲观。2024年末,其市值一度跌到10亿港币左右,其2024年年中账上现金就有1.8亿美元,远远超过市值,更不用说平台的价值。

  和铂医药所拥有的HCAb全人源仅重链抗体开发平台,是复杂分子的“底层建筑”和“核心框架”。基于这一平台,公司能够在技术平台领域实现拓展。

  比如,基于HCAb平台升级而成的HBICE®平台,是开发免疫细胞衔接器的利器,能够克服当前TCE双抗研发存在的耐药性较高、依从性不足和组装效率不够等痛点。

  目前,和铂医药已经形成了包括新一代免疫细胞衔接器双抗平台、一体化ADC技术平台、mRNA递送平台,以及基于CAR功能的HCAb文库筛选平台等在内的2.0版本核心技术平台体系。

  正是这种平台的高度延展性,使得和铂医药当前的合作方向覆盖所有机制,涉足多个疾病领域,源源不断创造潜在的FIC/BIC分子。

  一方面,医药整体回暖。年初以来,港股创新药板块情绪从冰点转向沸腾,多只港股创新药ETF的年内涨幅突破50%,多家创新药企实现翻倍甚至数倍增长。

  在这一逻辑下,作为既有安全边际又有想象力的biotech,和铂医药自然不会落下,而是领涨整个18A板块。

  今年已经达成了三笔重大交易:1月与Windward Bio达成近10亿美元的TSLP抗体授权合作;3月与阿斯利康刷新纪录的45.75亿美元战略合作,同时阿斯利康溢价37%、出资1亿美元成为公司股东;6月底,又与大塚制药达成了近7亿美元的合作。

  仅2025年上半年,与Windward Bio、阿斯利康、大塚制药达的合作,为和铂医药带来了近3亿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直接增厚其业绩,逐步抬升市场的预期。

  第一,买方需求只增不减。跨国对于中国分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目前,跨国药企手中首付款5000万美元以上的BD,超过40%来自中国。原因不难理解,中国分子“又快又好”,没有拒绝的理由。

  第二,和铂医药也有能力持续创造高价值的分子。对于和铂医药来说,其技术平台已得到充分验证,合作伙伴的质量和数量说明了一切:目前,公司已对外达成合作46次,诺纳生物拥有超过100个合作方,且合计超过19个诺纳分子完成IND申报,合作方中更是不乏阿斯利康、艾伯维、辉瑞、Moderna等顶级药企。

  关于2025年,和铂医药更是将其定义为3.0时代的起点,并希望成为“可持续盈利的全球生物科技公司引擎”。尽管创新药研发风险不变,但是其围绕技术平台进行价值变现的底层逻辑已经升级。

  与此同时,和铂医药也正在合作模式上进行升级,从简单授权到深度绑定。典型如其与阿斯利康的合作,不仅规模足够大,合作周期更是最长可达十年,阿斯利康还成为了公司股东。

  简单来说,虽然股价上涨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推高估值,但创新药企的业绩增长足够快,又会迅速消化估值。

  2024年,和铂医药实现营收2.74亿元,净利润1941万元,连续两年实现盈利,同时经营现金净流入达2.2亿元,创历史新高。

  目前,和铂医药累计拥有超过10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并且还有销售分成贡献稳定的现金流。随着各阶段进展的实现,这部分收入将逐步释放,甚至加速流入。

  同时,和铂医药于2024年7月重新递交了巴托利单抗用于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上市申请,该自主研发药物的商业化,也会进一步带来业绩反馈。

  巨额业绩蓄水池形成之外,和铂医药基于技术变现的速度,还有加速的潜力。一个既定事实是,和铂医药的技术变得越来越全面,管线涌现会加速,服务能力会提升,这对应着业绩的爆发力。事实上,今年以来的BD合作已经体现了这一趋势。

  考虑到公司能够源源不断地产出有前景的分子,然后兑现收益,或许可以期待更多BD带来的惊喜。不定时的重磅BD,还有可能会推动预期的进一步走高。

  展望未来,在这种业绩反馈中,和铂医药会形成“业绩快速增长消化估值-预期进一步增长”的正反馈,持续攀登新高峰。

  在创新药寒冬中,和铂医药率先找到了穿越周期的生存之道;在行业回暖之际,其又成为领涨先锋。而随着超过100亿美元里程碑款项的逐步兑现,潜在重磅BD合作的预期,以及首个商业化产品上市的不断临近,和铂医药向上的空间已经彻底打开。

  事实上,当阿斯利康以37%的溢价入股和铂医药,并在北京共建创新中心时,一个更深层次的信号已经释放:中国创新药的技术平台价值正在被全球巨头重新定价。

  因此,股价的上涨只是序曲。当和铂医药能够持续产出全球认可的创新分子,技术平台不断迭代、成为MNC撬动未来的战略杠杆,真正的价值释放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