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学”联动争一流

最后编辑时间:2024-05-01 08:06:22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这是近日发生在雨花区雨花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家诊室的一幕。通过紧密型医疗城市集团建设,该中心与市中心医院进行科室联点建设,派驻专家驻点“结对子”以来,专家门诊“门槛都踩烂”。

  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是雨花区聚焦发展所需,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工作缩影。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雨花区贯彻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重要要求,通过“四学”联动(区委常委会第一议题制度突出“快”、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突出“深”、“六强”学堂突出“实”、雨花大讲堂突出“广”),打造精准课堂,引导党员干部在学中悟、学中干,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双向奔赴”。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雨花大讲堂”热闹开讲,城市更新产业规划专家杨宝民教授站上讲台,围绕如何加速优化产业布局,怎样提升雨花空间规划等进行“案例式”“建言式”授课辅导,台下,县级领导、相关部门单位和街镇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排排坐,同堂听课。

  谁来讲,讲什么,谁来听?雨花区用心设计,重点打造四类课堂,即区委常委会第一议题制度、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六强”学堂、雨花大讲堂,针对各类“学生”精准“滴灌”,有的放矢开展课程铺排。

  快学——设置区委常委会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跟进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市相关部署要求,做到带头搞学习,主动找问题,全力促发展。

  深学——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结合重大主题和重要精神,以集体学习讨论、专题辅导报告等形式定期举行。

  实学——打造“六强”学堂学习品牌,课程设置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注重从实际出发,邀请有关区领导或区属各部门单位一把手授课,围绕片区建设、项目招商等课题开展专题培训13期。

  进课堂学,出课堂用,将“方法论”变为“实践论”。2023年10月,圭塘河流域获评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圭塘河荣获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称号,系全国唯一同时获得以上两项殊荣的流域。乘势而上,瞄准国内有名、国际扬名,雨花区把“以圭塘河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推动圭塘河沿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持续提升”纳入区领导调研课题,结合所学所悟,专题调研,多方联动,整合政府部门政策优势、资源优势,进一步给圭塘河流域发展精准“把脉”。

  雨花区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扎实开展“走找想促”,县级领导认领调研课题40个,区“四大家”和园区班子确定正反典型案例10个,深入“解剖麻雀”,为区域发展破桎梏、谋新路。

  问题一线找、“入库”严格审、“出库”现场核……雨花区将课堂所学与课下所用相结合,践行“四下基层”,落实“一线巡诊”,走企业、访群众、接热线、听诉求、询专家,做到“小切口”“具体化”,点面结合,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

  小处着手,实处着力。近日,在井湾子街道井巷社区木莲路以南,原本一条长约300米的无名、狭窄、破损路面,经过施工,变身双向两车道的柏油马路,串联起周边5个小区,方便3万余名居民出行和休闲。这是市委主要领导下沉接访、区委主要负责人带头领办、街道社区全力实施,进行联动整改的生动案例。同时,雨花区以此为样本,由点及面摸排整治小区道路进出不便问题26处,让更多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在家门口升级。

  东塘街道华银园小区水改问题的解决亦是如此。据了解,该老旧小区建成已有20年,居住着1669户5000余人,由于管网老化漏水严重,加上供压不足等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小区常收到停水通知。市委主要领导到该小区实地察看问题症结所在,组织供水公司、物业公司等,与市区街社四级有关同志和群众代表分析问题成因、梳理共性诉求,在包案解决该问题的同时,要求举一反三,对全市同类问题进行整改,推动出台《长沙市城区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户表改造实施方案》,惠及全市384个小区、43.8万人。

  群众“出卷”、群众“评卷”。截至2023年12月26日,雨花区上报调研信息系统意见建议1618条,办结1605条、办结率达99.4%。

  “接待过这么多政府招商团,雨花区的招商资料是我见过最完善的,不仅资料精确到每栋闲置楼宇和仓库,企业能享受到的政策也一目了然。”握着厚厚的招商资源手册,企业负责人陈红仙十分满意。记者在雨花区商务局看到,这本手册梳理了全区土地资源、待招商的楼宇资源和可招租仓储资源,汇编了各级优惠政策。

  “这些是我们正在汇编的最新资料,是招商科同事自己整理收集的招商‘秘密武器’。”雨花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由于全区招商平台分散,信息未能共享,与企业沟通过程中有时不能第一时间回应。2023年,正是从一期“六强”学堂培训中得到启发,雨花区商务局把分散的资源和信息汇编成册,走访时发放给企业。类似的精心做法还有很多,有效促成了企业与雨花的“双向奔赴”,2023年1至11月,雨花区新引进“三类500强”企业项目6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个;完成外商直接投资1.21亿美元,居全市第一。

  如何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雨花区将课堂设在经济发展第一线、最前沿,引导党员化身“红色招商员”“红色联络员”“红色辅导员”,为项目落地、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

  作为集创业孵化、企业服务、科技创投为一体的创新创业载体,英维创新大厦楼宇党支部探索了“四联四共”工作机制,即支部联动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物业企业等四方力量,实现发展共商、难事共议、环境共护、活动共办,搭建政企社沟通桥梁。

  “位于大厦8楼的湖南有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租赁面积265.8平方米,2023年创造产值1500万元,相当于每平方米5.6万元。”党支部书记罗宇畅说,“运营两年,大厦入驻企业110家,累计营收超10亿元,全口径税收近4000万元,楼内‘亩产’效益喜人。”

  翻开罗宇畅厚厚的活动记录本,随处可见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的生动注脚:政策法规不明白,专家上门条分缕析;企业融资难,专场政银企对接活动送上门;区工信局领衔“专精特新”企业特训营,专家进楼为企业量身定制“进阶”方案……

  “四学联动”提振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凝聚了党员群众的合力,为雨花区加快打造实力一流、品质一流、环境一流、作风一流的现代化强区注入了新动力。2023年,雨花区在多个百强榜单取得亮眼成绩:在壹城智库、赛迪顾问、中国中小城市等高质量发展全国百强区榜单中分别排名第5位、第10位、第10位,上榜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居第4位,均位居中西部第一。2023年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0%,对非贸易增长56%,居全国前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45.1亿元、经营主体总量突破27万户,居中西部前列;省市区三级地方税收增长15.64%、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13.8亿元,居全省前列。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