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将正式进入……

最后编辑时间:2024-06-24 20:30:5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注意防范雷电、强降水和雷暴大风等对流性天气对人身安全、交通运输、户外作业及农业生产等的不利影响。本周后期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需注意不要在大雨来临之前播栽;已播栽的田块,要疏通好农田内外沟渠,防止因局部短时降水过大造成旱涝急转。

  夏至后不久,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将至。民间有“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三庚便数伏”等说法,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数起,数到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初伏。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三伏”的日期是按照我国古代历法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组成,一共10个;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一共12个。天干地支按顺序搭配,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个为一周期,俗称“六十甲子”,循环记录日期。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带有“庚”字的日子,称为“庚日”。

  每年自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立秋日起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第一天,合起来叫“三伏”。初伏、末伏持续的时间均为10天,但中伏的日期不固定,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

  夏至大都出现在公历每年的6月21日前后一两天之内,今年夏至是6月21日。从夏至日算起,第一个“庚日(庚申日)”是6月25日;第二个“庚日(庚午日)”是7月5日;第三个“庚日(庚辰日)”是7月15日,于是7月15日就成了今年初伏(也叫头伏)的起始日。

  杨婧表示,公历平年一年365天,闰年一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因此今年某一天是“庚日”,明年就不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如2022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6日,2023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1日。

(责任编辑:管理)

上一篇:开工率100%扬州新城列省市项目提速推进
下一篇:没有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