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卫视一姐有了新身份!

最后编辑时间:2025-02-26 09:12:41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2025年2月24日,耐飞科技董事长栗坤及其核心团队宣布加入阿里大文娱,并成立“耐飞视界工作室”。这一动作标志着双方合作从资本联姻迈向业务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栗坤,本名张栗坤,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自2006年起,在北京卫视主持了《身边》《大戏看北京》《最美和声》《我是演说家》《跨界歌王》等多档热门节目。

  2012年,她推出首部个人励志图书《微笑,遇见幸福》;2015年涉猎幕后,担任《最美和声》第三季执行总导演;2016年,担任《幸福的味道》第二季总导演,还作为演员登上《跨界喜剧王》舞台,受邀出席巴黎时装周;2015-2016年,她连续两年作为模特登上北京时装周舞台走秀。这些经历都印证了她“喜欢冒险”“不安于舒适圈”的自我表达。

  栗坤一直在思考人生是否还有新的可能,并努力探索新的领域。30岁那年,她去北大光华进修;32岁那年,开始担任北京电视台节目的总导演和制片人。

  36岁,栗坤离开北京电视台,以首席执行官身份加入父亲张广辉创办的耐看娱乐控股有限公司,并于次年接手其父亲的股份,成为公司控股股东之一,专心做一个网生内容创业者。

  目前,耐看娱乐主要是通过北京耐飞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天津兔子洞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进行业务运营。

  耐看娱乐作为网剧分账模式的成功探索者,曾四次冲击港股上市未果,而今通过团队注入阿里体系,试图破解发展困局。

  耐看娱乐与阿里系的渊源始于2020年。彼时,阿里影业通过东阳阿里巴巴注资8000万元,成为耐看娱乐大股东之一(持股10.35%)。阿里影业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联财务也是耐看娱乐的重要股东。

  此后,双方围绕优酷平台展开深度合作:2021年,耐看娱乐通过优酷获得收入1.74亿元,占总营收的50.4%;2022年,优酷仍贡献了25.8%的营收。

  然而,过度依赖单一平台导致耐看娱乐面临议价能力弱化、业绩波动加剧等问题——2022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40%,定制剧收入暴跌98%。

  在此背景下,耐看娱乐要不突破“平台依赖症”,要不就彻底成为平台的一部分,而最终结果也是后者。通过团队并入阿里大文娱,耐看娱乐不仅能获得稳定的定制剧订单,还能借助阿里的宣发体系提升内容溢价能力。

  此次栗坤和耐飞团队入职阿里大文娱,标志着合作模式从“股权关联”升级为“内容共创”。耐飞视界工作室将直接对接优酷资源,专注于精品剧集开发,例如正在筹备的《我叫赵甲第2》《地心计划》等。这种“工作室+平台”的模式,既保留了耐看娱乐的内容制作优势,又借助阿里的渠道资源实现规模化发行,形成“1+12”的协同效应。

  栗坤团队入职阿里大文娱,是影视行业“资本+内容”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它既反映了中小制作公司应对行业寒冬的生存智慧,也揭示了平台生态下内容生产的新型竞合关系。

  实际上,耐飞出品的《亲爱的柠檬精先生》《兴安岭猎人传说》《东北插班生》等分账影视内容,其故事和题材都非常贴合近两年火热无比的微短剧行业,却最终没有赶上这个风口,或许这次加入阿里大文娱,将让淘宝也加入这场已经白热化的长短之争。

  当爱奇艺龚宇还在和红果短剧就排他合作协议,讨论是否存在行业垄断时,优酷已经和《边水往事》导演算、《门锁》导演/编剧别克、百亿票房编剧刘吾驷,以及《甄嬛传》制片人敦淇、万达影视前总经理尹香今、琰玉影视前CEO鄢蓓、北京时代光影创始人王锦等人成立工作室,阿里大文娱的人才队伍正在高速扩充,并成为平台好内容建设的重要基石。

  未来,随着AI技术的影视应用、短剧集商业模式的成熟,网生内容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而耐看娱乐的转型能否成功,将取决于其能否在平台赋能与内容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