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月壤揭秘月球幼年最大“创伤”

最后编辑时间:2025-03-21 21:28:35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嫦娥六号苏长岩记录42.5亿年前月球南极-艾特肯大型撞击事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图

  人民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家通过嫦娥六号採回的月球背面月壤样品研究,取得了又一项重要突破:确定月球最古老、最大的撞击遗跡—南极-艾特肯盆地(SPA盆地)形成於42.5亿年前,為太阳系早期大型撞击歷史提供了初始锚点,对理解月球乃至太阳系早期演化具有重大科学意义,成果21日刊登在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

  撞击作用是天体形成与演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外部动力过程,内太阳系天体经歷了相似的撞击歷史。月球作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表面遍布了大小不一的陨石撞击坑,是太阳系撞击的歷史印记。

  其中,直径约為2500公裡的巨型撞击坑SPA盆地,是月球最為古老的撞击疤痕,记录了月球幼年时期遭受的巨大“创伤”。SPA盆地的形成时间不仅是月球演化歷史的关键节点和撞击歷史的起始锚点,还可作為校准太阳系撞击史的黄金参照,為火星、水星等行星撞击坑建立统一年龄标尺,是太阳系留给人类珍贵的“宇宙时鐘”。

  精确限定SPA盆地形成时间,是国际深空探测领域长期以来的首要科学目标之一,但同时也是月球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最大悬案之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意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从5克月壤中分选出1600余颗200微米的岩屑,基於细致的岩石学分类,从中挑选出20颗具有代表性的苏长质岩屑颗粒,开展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工作。综合多项証据,团队最终限定SPA盆地形成於42.5亿年前。

  从河北兴隆观测站,到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冰川,再到距离地球38万公裡的月球表面……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团队,正以AI重构科研范式并取得现实突破。未来已来,在国家“人工智能+”行动的号角下,这场始於技术、终於认知的科技革命,正在重塑人类探索世界的范式。…

  嫦娥六号苏长岩记录42.5亿年前月球南极-艾特肯大型撞击事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图 人民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家通过嫦娥六号採回的月球背面月壤样品研究,取得了又一项重要突破:确定月球最古老、最大的撞击遗跡—南极-艾特肯盆地(SPA盆地)形成於42.5亿年前,為太阳系早期大型撞击歷史提供了初始锚点,对理解月球乃至太阳系早期演化具有重大科学意义,成果21日刊登在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