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起农村土葬、火葬迎新调整?中央定调:“2拆2清”要执行
2024年的一号文件中,重点提出了要大力推进丧葬改革,对农村散埋乱葬、大操大办等问题逐一清理。
与此同时,农村的火葬、土葬迎来了新调整,中央还定调执行“2拆2清”,到底是哪些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早在2023年的一号文件中,国家就要求各地制定“移风易俗”规划,并要求干部和党员群体率先执行,有序推行丧葬改革,今年国家再次强调了丧葬改革的重要性。
先后两年的一号文件聚焦殡葬改革话题,这足以显示国家对移风易俗的高度重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丧葬改革不仅是对丧葬形式的调整,也是对农村新文明、新思想的探索。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机械化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散布在耕地上的坟墓却成了机械化作业的“绊脚石”。
通过丧葬改革,减少坟墓对耕地的占用,有助于大型农业机械的顺畅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18亿亩耕地红线不容触碰。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土葬习俗导致坟墓侵占了大量耕地,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张局势。
推行丧葬改革,倡导火葬及生态安葬方式,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之举。它不仅能够有效保护耕地资源,还能为农业现代化腾出宝贵空间,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土葬过程中存在的迷信色彩和繁琐仪式,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还阻碍了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的普及。
丧葬改革旨在打破这些陈规陋习,引导农民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丧葬观念。通过火葬等新型丧葬方式,减少迷信活动的滋生空间,让逝者安息,也让生者更加热爱生活。
面对丧葬习俗改革的挑战,社会各界观点不一。支持者认为改革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反对者则担心传统文化的流失和农民情感的伤害。
在过去多年里,总有部分地区展开“一刀切”行为,强迫农民全面开展“火葬”,摒弃土葬政策,而这严重损害了农民的情感,也违背了国家推行殡葬改革的初心。
早在2013年时候,国务院就出台了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丧葬改革的通知,其文件明确提到,党员及其干部群体需要身先士卒,引领文明节俭的丧葬新风,积极倡导火葬和生态安葬,以此保护生态环境。
时间来到2018年,民政部等16个部门再次颁发了殡葬改革的指导意见,其文件将丧葬改革纳入了移风易俗的新高度,将其和大美乡村建设融为一体,深化了丧葬的改革新要求,
只不过,在部分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地方,火葬已成为了主流。如笔者所在的乡村,早在2016年就开始倡导火葬制度,任何土葬行为都会受到阻止。
而这也是有法律保障的,《殡葬管理条例》就明确规定,耕地偏少、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区应该执行火葬,相反偏远的山区则可以执行土葬。
其他少部分偏僻的地方,才准许土葬。其实这么调整是对土地资源、环境资源的保护,这种因地制宜的政策安排体现了国家对农村习俗的尊重,也为丧葬改革提供了诸多可能和选择空间。
但对于土葬、火葬问题,网上的讨论和争议始终不停歇。支持土葬者认为,土葬是千年来的文化传统,过去千年来土地并没有遭到浪费,土葬这一形式也不能轻易否定,应支持农民自主选择。
但也有不少人支持火葬,他们认为土葬对耕地资源造成的浪费较大,不利于农业的长远发展,也增加了丧葬成本。
但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是中立态度,认为火葬还是土葬,应该因地制宜去制定,让农民有自己的选择空间。
近年来,各地在推行殡葬改革过程中发现,很多地方仍出现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低俗活动,活人墓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也助长了不良风气。
这些墓地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破坏了自然景观,与乡村的和谐之美格格不入,也背离了“厚养薄葬”的优良传统。
活人墓,顾名思义,即人还在世时便已修建好的墓地。这种做法不仅体现了对死亡的过度恐惧,更反映出一种对生命价值的扭曲认知。
而豪华墓,则更是将孝道异化为一种物质上的炫耀,忽略了对老人精神需求的关爱。因此,拆除活人墓、豪华墓,不仅是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更是对正确孝道观的弘扬。
我们倡导“厚养薄葬”,即生前尽心尽力照顾老人,让他们安享晚年;逝后则简朴安葬,不铺张浪费。至于违规情况,各地都会重点打击和整顿。
过去很长时间里,因农村的管理比较松散,且没有土地节约的意识,以至于普遍出现“散埋乱葬”的现象。
这些坟墓在农田里分散、无序出现,浪费了宝贵的耕地资源,还破坏了生态环境,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潜在威胁。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粮食安全的基石,保护耕地资源事关重要。而散埋乱葬的行为,无疑是对耕地资源的严重侵蚀,因此多地已出台拆除这些坟墓。
在农村,曾几何时,“厚葬薄养”的现象屡见不鲜。老人们生前或许未能得到应有的关爱与陪伴,而一旦离世,却往往伴随着一场场声势浩大的葬礼。这种现象,不仅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对社会风气的严重侵蚀。
如今,国家明确提出要整治“大操大办”,倡导红白喜事简办,让农民从繁重的经济负担和人情压力中解脱出来。
在一些农村地区,封建迷信思想仍根深蒂固,丧礼活动中普遍存在迷信和陋习。这不仅阻碍了乡村文明的进步,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为此,国家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旨在彻底清除这些不良风气,为乡村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总得来说,国家在出台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的政策时,并未采取“一刀切”行为,而是让各地因地制宜的开展相关工作。
站在农民立场上,一定要理解国家的良苦用心,积极响应丧事简办、履行火葬或生态安葬,大家咋看呢?
(责任编辑:管理)
- ·友(yǒu)阎(yán)网友会有什么评论?
- ·以碎片式渗透式覆盖式的传播方式
- ·恋综塌房速度有多快?有人节目中深情节目下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分配制度完善按
- ·迷航昆仑墟是怎么回事?
- ·关于马航和新航哪个好真实原因是什么
- ·有关赖(lài)弊(bì)什么原因?
- ·有关好一家牛肉粉背后真相是什么?
- ·前(qián)街(jiē)后(hòu)巷(xiàng)又是
- ·有关行匝厅温悉闲到底是个什么梗?
- ·关于余秋雨千年一叹真的假的?
- ·嚼(jiáo)欢(huān)是怎么回事?
- ·身残志坚的故事时有所闻
- ·宏观增速下降主要是由于投资快速下滑
- ·十强城市有变南京坐稳前十天津不及苏州无缘
- ·协议签订不仅有助于满足中国市场的天然气需
- ·乡村风电风口已至
- ·公司控股股东为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旗下
- ·系12月25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59的密切接触
- ·关于韦德李宁战靴是什么原因?
- ·筑起铜墙铁壁钢铁长城坚固防线
- ·基耶萨:这不是转折点我们还需要一场球把意
- ·关于武宣廖福东网友如何看?
- ·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 ·关于撕抠兽罕是真的吗?
- ·是首位获得贝森朵夫国际钢琴大赛冠军的中国
- ·有关思前想后(sī qián xiǎng hòu)究竟
- ·英伟达深夜炸场世界最强AI芯片H200震撼发布
- ·震惊!疑似江疏影2分20秒不雅流出?还在发
- ·有关拎涎私处党背后的逻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