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2》:情怀还在

最后编辑时间:2024-05-20 19:26:05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在剧集播出前,平台预约人数超过1800万+;在首播后,《庆余年 剧王》就在热搜榜上爆红了;首播当晚,平台历史最高热度值达到了32906,这相当于在平台热度值排名中可以排到第四名,仅仅是《庆余年2》首播的第一天,但它的起点已经超越了许多S+剧集。

  《庆余年2》首播5集,引发了喜欢和讨厌的人都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其中一些人对剧情中的突然变化或者演员的表演有所不满。然而,总体而言,《庆余年2》仍在延续第一季的剧情,包含了喜剧、权谋和情怀这三方面的元素。

  喜剧依然是以编剧王倦那种“贱嗖嗖”的风格呈现。王倦喜欢在紧张、严肃或悲壮的氛围中插入出人意料的轻松场景,原本严肃的场景突然转变为幽默搞笑,或者在关键时刻以一种非传统的手段解决问题,这种反套路的表演不仅让观众感到滑稽可笑,也能引发观众的会心一笑。比如范闲(张若昀 饰)在京都得知自己已死的消息,三个“爹”的那番“浮夸”的表现,就是王倦故意设计的。

  王倦的对话写作没有局限于古装剧的正式风格,而是充满了机智和戏谑元素。许多台词通过双关语、俏皮话或故意曲解情境来制造笑点。这种“贱嗖嗖”的语言让情节变得有趣,观众也可以感受到角色之间的趣味互动和智慧交锋。比如王启年的妻子(高露饰演)和女儿“霸霸”,都展现出聪明才智,也难怪王倦被她们完全把握住。

  然而,《庆余年2》的首播也引发了关于喜剧的巨大争议,因为开篇的“插科打诨”情节太多了,对推进有效剧情有所影响,不太喜欢王倦喜剧风格的观众认为剧情有点“水”。进入第三集后,有效剧情开始展开,观感有了显着改善——虽然王倦的“贱嗖嗖”喜剧桥段仍不时出人意料地出现。

  在这个季度,范闲的斗争升级了,他不仅与二皇子李承泽(刘端端饰)进行斗争,还很可能会直接与庆帝(陈道明饰)发生对决。

  在第一季中,虽然范闲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能力,但受到周围复杂的政治环境和各方势力的博弈的限制,他的行动往往被迫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或者按照他人的计划行事。这使得他在本质上成为被多个方面利用的角色,包括陈萍萍(吴刚 )和庆帝。

  范闲采用了一种精心策划的策略,假死以隐藏自己的真实状态,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网络,以秘密调查并获取更多幕后真相。然而,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策略性撤退如果不玩得漂亮,就可能从假死变为真死,毕竟这是欺君之罪。

  范闲虽然很厉害,但还是害怕,所以他第一次向庆帝跪下了,违心地说了些奉承的话。这种退而进的手法展示了范闲的非凡智谋和胆略,同时也表明他能够屈能伸、能够退让和进退适宜,懂得迷惑和引导他人,这是棋手控制棋局的关键。

  在《庆余年》到《庆余年2》中,“情怀”是持续的价值观,是剧集的核心精神,决定了这部剧的价值深度。

  邵燕君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他对猫腻小说进行了一番总结,这一总结后来被猫腻的读者和研究者广泛接受,即《庆余年》是以一种“令人愉悦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态度”。

  《庆余年》系列的小说以及剧集都具有男性主角主导、节奏快、情节紧张、充满情感浪漫和戏剧化、以及主角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特点,满足了读者对娱乐和逃避现实的需求。小说的类型被归类为“爽文”,而剧集则被称为“爽剧”。

  在作品中,“情怀”代表着深层次的感情、人文关怀和道德理想等,其超越了简单的娱乐层面,深入触及受众的内心。《庆余年2》在追求价值时,可以概括为遵循第一季提出的两句话:“人生来就是平等,没有贵贱之别。”“没有众生,就没有庆国,也没有人间。我希望为了这些人与世界上的规则进行抗争,向那些有权力的人传达,他们不是无足轻重的。”

  基于人生而平等的信念,范闲的基本价值观是每个个体都应该享有同等尊严和权利,不应因为出身、地位或财富而有所区别。这种挑战了封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等级制度。“没有民众,就没有国家和人间”,强调广大民众是国家和社会的基础,没有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努力,任何政权或国家都无法存在。这是对传统君主统治思想和神授权思想的批判和反思。

  那些权贵并不这么想,所以范闲“想要与这些人,与世间的原则对抗一番”。范闲逐渐继承了叶轻眉的志向,以实际行动挑战那些滥用权力、忽视民众福祉的权贵,提醒他们,每一个生命都宝贵,不能将普通人视为可随意践踏的存在。这是对已有的权力结构的直接挑战,也是为了构建一个平等、自由、公平的社会画卷所进行实践。

  太子这一举动典型地反映了剧中“大人物”的普遍特点,他们拥有绝对的控制欲,为了确保自己的权力斗争计划万无一失,不惜采取极端手段清除任何可能泄露信息的人,即使这些人是自己的亲信或下属。在“大人物”的极度权力斗争环境中,道德伦理的扭曲和个人品德的沦丧显得格外突出。

  接下来的桥段是,范闲前往抱月楼(“青楼”)寻找人,他看到抱月楼的采购车队缓慢行进。范闲躲进菜筐,而一个名叫老金的卖菜农民(王建国饰)也在筐里隐藏了自己的身影,他打算去抱月楼救出自己的女儿。

  老金头向范闲述说自己的遭遇。他原本在皇宫卖菜,这看起来好像是一件好事,但是负责采买蔬菜的戴公公要索礼物,在节庆生辰这些不可缺少的场合中,老金头实在拿不出钱送礼,遭到戴公公百般刁难,指责菜蔬不新鲜,这是对皇室的不敬,每天都要被罚款,欠债不断。最终,老金头甚至欠下了公公五百两银子,于是老金头的姑娘只能卖身为父还钱。老金头曾试图进入抱月楼看望女儿一次,早日将她赎出来。

  范闲听了非常愤怒。难道就不能不送吗?老金头说,不行,这是对君的不忠。范闲问道,那我们能以法律手段来追究吗?老金头说,戴公公就是法律。

  范闲和王启年凑齐了五百两银子,帮助老金头进入见女儿。然而,老金头万万没有想到,这五百两银子仅仅是够让女儿陪伴自己两个时辰,赎回女儿则需要一万两银子。

  范闲离开抱月楼后才意识到老金头已经被打得血肉模糊,失去了生机,不久便倒在地上死去。抱月楼的打手们将老金头带走,彻底清理了血迹,似乎想要掩盖这个悲惨事件。一条生命就这样毫无意义地消逝了。

  王倦擅长突然给观众带来残酷的打击。“大人物”指的是只能依靠权势的“王法”,一个简单的菜贩子却通过利用职权进行敲诈勒索,揭示了权力系统腐败的现象;可以说,“王法”已经失去了效力,或者说它只保护有权有势的人,普通人的权益无法得到保护,正义也无法得到伸张。

  抱月楼的幕后黑手不但利用人们的困境来大幅提高赎身价格,还对试图救女的老金头展开暴力行动,导致其死亡。然后,他们冷酷地处理了现场,毫不留情地暴露出他们对生命的漠视以及对道德底线的突破。

  范闲被这样的人间惨剧深深刺痛,他认识到当今世界法律失效、道德沦丧、人性丑陋泛滥,这更加激起了他追求公平正义的决心,并与那些“大人物”展开了斗争。

  一部优秀的古装剧应该具备情感共鸣,通过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传达深层次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例如揭露阴谋、辨明事实、追求真相、维护正义,鼓励观众思考什么是正义、道德和正确的处理方式。

  只要情怀在,而且能通过有效的戏剧情节表达出来,《庆余年2》就值得我们继续追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