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dāi)姓(xìnɡ)戏(xì)到底是什么情况?

最后编辑时间:2024-05-16 14:02:32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央广网广州5月13日消息(记者 罗世伟 见习记者 曾语辉)5月13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二批)》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介绍了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二批)的遴选情况。

  央广网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广东组织开展第二批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遴选工作,共收到各地市、各部门有关单位申报案例54个,并从中遴选出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示范性典型案例16个。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介绍,第二批典型案例涵盖了要素跨境流动类5个,民生融合类5个,营商环境类3个,重大平台建设类3个。与第一批典型案例相比,第二批案例延续了创新价值高、示范效果好等特点,部分案例还在此前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深化拓展的新成效,例如继“湾区标准”之后,“湾区认证”推动三地质量认证规则衔接取得新成效。

  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政委孙祖通介绍,“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在实施中有很多创新和亮点,实现了核发电子牌证、免担保政策、跨境车险“等效先认”、创新申办模式等“四个首创”,车主不出港澳就可以申请办理。截至2024年4月30日,共核发牌证9万多副,港澳单牌车累计入出境230多万辆次。

  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魏文涛表示,在政务服务方面,广东与香港建立起紧密的合作机制,推动湾区通办服务互信互认。去年11月,粤港双方共同签署《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合作协议》,并启动粤港“跨境通办”服务专区。

  “去年12月推出的‘湾事通’综合服务平台,首次上线项服务,为湾区居民提供‘三地同城、无感跨境’的便捷服务体验。”魏文涛介绍。

  据央广网记者了解,“湾事通”在支付宝、微信的境内和国际版本同步上线,覆盖粤港澳大湾区所有城市,服务对象近9000万。“湾事通”平台上线个月以来,日均活跃用户数3万余人,周末高峰值超8万人。

  魏文涛在回答央广网记者提问的时候提到,依托“湾事通”综合服务平台支付宝和微信两个服务端口,该平台在第135届春季广交会开幕前上线“境外人士服务专区”,为来粤境外友人构筑“支付通、出行通、生活通、政务通”的一站式数字化优质服务圈。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