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过度营销背后的安全拷问警惕误导宣传

最后编辑时间:2025-04-14 14:59:52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清明假期期间,一位上海的新能源车主陶桃表示自己没有启用过智驾功能。她提到近期发生的智驾事故让她感到后怕,以前使用智驾功能时曾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如看手机、懈怠观察路况甚至短暂打瞌睡。陶桃开的这辆新能源汽车是2022年购买的,具备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陶桃所说的智驾事故指的是3月29日在安徽铜陵发生的小米SU7车祸,这场车祸导致三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并引发了公众对智驾安全的关注。自2025年以来,国内已有超过20家主流车企公布了新一代智能驾驶战略规划和技术路线年被全球汽车行业视为“智驾元年”。

  根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2024年搭载国内L2及以上功能的新车上险量为1309.4万辆,同比增长31.5%;渗透率为57.3%,同比增加10.0%。这些数据表明智能驾驶技术正在迅速普及。

  汽车行业分析师万春雷认为,小米SU7高速车祸虽造成严重后果,但并非小米独有的问题。这种现象在多个品牌的产品中都曾出现,其本质、过程和结果相似,因此是一个共性风险。

  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国内智驾行业迅猛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今年2月,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计划将高阶智驾下沉至10万元以下车型。随后,长安、吉利、奇瑞等也相继推出各自的智驾方案。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董事杨菁表示,车企间的竞争会带来新一轮消费者教育,使得高阶智驾配置普及,同时淘汰一批缺乏智驾开发能力的品牌。

  4月7日,上汽通用五菱发布了灵眸智驾技术矩阵,强调以安全为最高追求。面对媒体关于小米事故引发的智驾是否会降温的讨论,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架构高级技术官林智桂表示,应更理性地思考和使用智驾,认识到系统仍存在短板。

  比亚迪宣布推出智驾平权,这一消息让许多粉丝感到兴奋。他们认为比亚迪真正为大众着想,免费提供高阶智驾系统的便利。一些粉丝甚至开始憧憬,如果每年有超过四百万辆搭载比亚迪智驾系统的车辆上市,那么比亚迪将快速收集大量数据,从而超越华为的智驾系统

  在团购平台上搜索“体验课”,除了常见的瑜伽、舞蹈、书法项目外,还能找到滑雪、马术、击剑等小众课程。一些商家推出的9.9元低价体验课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月销售额动辄上千元

  《暗夜与黎明》这部电视剧,恰如其分地演绎了“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的线集连续观看的经历仿佛一场情感的过山车,高潮迭起,令人欲罢不能

  当下,一些被称为“能量塔”的物品被关联“转运”“改命”等玄学后,在线上直播间和网购平台非常热销。商家宣传中甚至称这些物品具有“保健治病”“保佑祈福”等功效。最近,昆明长水机场拦截下的一名旅客携带的“能量塔”被检测出辐射超标20倍

  在上海兴业太古汇的一家高端餐厅里,一盘售价480元的半只鸡引起了广泛关注。据说这只鸡从小喝着牛奶、听着古典音乐长大,堪称家禽界的“文艺青年”。然而,当顾客质疑其价值时,这场关于鸡的“素质教育”是否真能撑起天价菜单成为热议线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