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江淮请您来】仁里上“新”春光美

最后编辑时间:2024-03-31 08:32:4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我这是第二次来,正好赶上在这里举办的和谐之源·和美文化旅游节,发现村里变化很大,很多古建都整修一新,还上了不少新业态。”3月29日上午,在绩溪县瀛洲镇仁里村,今年40岁的苏州游客王力告诉记者。

  仁里村有1470年历史,登源河绕村而过,古建筑错落有致,祠堂、牌坊、巷道、石板路随处可见,被誉为徽州建筑三绝的石雕、砖雕、木雕文化更是独领风骚。整个村落呈现“三街、四门、十八巷”布局,有始建于唐朝的药公墓道,有南北朝时皇帝钦封的武官下马、文官下轿的“百步钦街”,全县现存科举坊中最早的“世肖坊”等,屋屋相通、曲折回廊,形成一组徽派建筑群。

  据仁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程子维介绍,该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为保护好传统文化遗产,他们依托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分类开展了抢救性修缮、保护性修缮和开发利用性修缮工作。

  为了推动古村落保护利用和文旅融合发展,仁里村从去年12月起,启动了夜游仁里项目,通过布置传统民俗鱼灯,推出围炉煮茶、屋顶咖啡、农家书屋等新业态,营造出浪漫的夜游古村氛围。

  “我们想把仁里打造成旅游度假村。”程子维告诉记者,仁里村目前已经营业的民宿有12家,大部分都是当地人经营,村里还在培养民歌表演人才、挖掘民歌歌谱、发扬非遗文化,让游客在仁里吃好、玩好、住好、看好。

  无独有偶,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龙川,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等徽派三雕艺术精品历经数百年风雨仍巍然屹立,龙须草造纸、徽墨制作等传统非遗工艺在这里一一呈现。

  “节假日或者特殊节庆,我们会有舞龙、舞狮、抬花轿、徽剧这样的非遗展演来吸引游客。我们还在景区设置了非遗馆,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民俗文化。”安徽航佳龙川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凯莉说。

  绩溪县文旅局副局长洪汀告诉记者,该县不断探索创新“古民居+旅游”新业态,以传统村落为核心,以生态为本底,以文化为纽带,多点布局旅游新业态。同时,着力开辟“古民居+非遗”新路径,打造集民歌民谣研学、采风、传唱于一体的非遗传承基地,推动非遗、民俗等特色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