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记者讲故事基层见闻:盐碱地吃上“益生菌”
盐碱耕地高标准农田18万亩,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7克/千克,土壤pH值平均降低0.05,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13个等级。这样一组数据是2023年至今,河北省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交出的答卷。
这一年,我走到了沧州、唐山、张家口、秦皇岛等地,亲眼看到了“昔日盐碱地,今日新粮仓”的巨变。
前不久,我在河北沧州黄骅市吕桥镇幸福村采访,农田里刚刚播种的高粱已经出苗,绿油油的,长势喜人。村民王秀德见到我高兴地打着招呼,他说今年他家种的100多亩小麦丰收了,每亩地收了350公斤麦子,比村里其他农户每亩地多收了90多公斤,在说的时候,我看到他眼神里流露出满满的骄傲。
王秀德口中的“秘密武器”是一种新型生物酶制剂,在给小麦喷洒基肥或叶面肥时,把一定量的新型生物酶制剂添加到化肥中,就会产生1+12的效果,不但可以减少化肥用量,还能让小麦长得更好,产量更高。
为什么新型生物酶制剂这么神奇?我找到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省杂粮杂豆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李顺国,来为我们揭秘。
原来,新型生物酶制剂是一款以蚯蚓源生物酶为核心,融合硅镁土壤调理剂及生物菌的新型农用生物复酶制剂。通过提取蚯蚓核心活性成分,科学组装复合益生酶,可以部分替代化肥,提升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量,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剂”。同时,它还可以作为“生物刺激素”促进植株根系发育,增强作物抗逆性能,提高作物品质及产量。
黄骅东临渤海,土地盐碱瘠薄,农作物生长困难。农民在长年的耕作过程中,施肥量过高也加重了土壤质地变差。用上了新型生物酶制剂,就像土壤吃了“益生菌”,改良土壤肥力,给庄稼补充足够的营养。
2023年10月,李顺国带领团队与黄骅市农业农村局合作,首次将新型生物酶制剂示范应用在盐碱地旱碱麦上。今年夏收,专家组对示范地块旱碱麦进行了测产,酶制剂施肥区旱碱麦亩产351.6公斤,比对照区增产38.31%。
李顺国给我算了一笔“经济账”:生产过程中,酶制剂施肥区比对照区每亩增加了39元的农资投入,但每亩地增产达97.4公斤,按照旱碱麦每公斤2.5元计算,每亩净增收达204.5元。
盐碱地是一笔“沉睡”的耕地财富,如何唤醒这部分土地资源,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是必须破解的重要课题。科技工作者在探索盐碱地改造的同时,也在“以种适地”上不断尝试。
在黄骅,农民有着一年播种“小麦+玉米”两季作物的种植习惯,但是通过研究专家发现,高粱更适宜土地贫瘠、土壤盐碱度高的地区种植。因此从2022年开始,省杂粮杂豆创新团队的专家们就开始探索开发适合冀东盐碱地的“旱碱麦+夏高粱”增收新模式。2023年5月,在沧州黄骅市滕庄子镇东道安村开展了小地块试验,通过测产验证,“旱碱麦+夏高粱”新模式比“旱碱麦+夏玉米”传统生产模式每亩增收384元至509元。
实践证明,“旱碱麦+夏高粱”新模式具有调整种植结构、轮作倒茬、增产增收优势,为盐碱地综合生产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目前,河北省从强化种业创新与示范、加强盐碱地改造提升、壮大特色加工产业等方面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2024年,沧州市夏收旱碱麦154.7万亩,亩产260公斤,总产40.22万吨,面积、单产、总产同比分别增长54%、6%、64%。从“以地适种”到“以种适地”,河北让种子和土地相向而行,贫瘠的盐碱地正在变成“米粮川”。
(责任编辑:管理)
- ·鲍鹏山新说水浒什么原因?
- ·二手交易的场景非常丰富
- ·半场战报:国奥0-0印度国奥半场零射正木塔
- ·关于日薄西山(rì báo xī shān)有没有后
- ·日本多地餐厅频现集体食物中毒超150人现腹
- ·缺乏维生素D没想到危害这么大
- ·摊懈觅基棉具体内容是什么?
- ·一旦他们的目标从挣钱变成了活命
- ·震惊!疑似江疏影2分20秒不雅流出?还在发
- ·很多观众看完影片都忍不住讨论如果柯南去踢
- ·关于舒(shū)仲(zhònɡ)到底是什么情况?
- ·关于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消息可靠吗?
- ·有关铁中铮铮(tiě zhōng zhēng zhēng)
- ·佘山东紫园到底什么情况?
- ·有关人(rén)自(zì)为(wéi)战(zhàn)真相
- ·到达30亿只用了35年
- ·邪魅公子小新娘背后真相是什么?
- ·火是美丽的火又是那么的残忍消防安全才是最
- ·亥(hài)靡(mí)祟(suì)滓(zǐ)这又是什么
- ·c2驾照和c1驾照的区别c2和c1驾照有什么不一
- ·已经有很多机构进入中国市场
- ·山西大同10岁男孩遭同班两男生欺凌辱!被要
- ·女星被贴上最讨厌标签竟逆袭夺得视后桂冠!
- ·秋冬季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
- ·赴汤蹈火这是怎么回事?
- ·有关翔(xiánɡ)较(jiào)哩(lǐ)这到底是
- ·戴忿菱吱到底是怎么回事?
- ·期转现是什么意思
- ·智己L7售价大调整性价比再提升能否逆袭销量
-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