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达30%!日本爆发的“食人菌”是什么?

最后编辑时间:2024-06-20 08:06:51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18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日本今年报告的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俗称“食人菌”感染症)病例数累计破千,达1019例,创历史纪录。

  今年以来,“食人菌”在日本扩散速度明显快于往年,不到半年,该国报告的病例就已超过去年全年病例数。

  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介绍,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是一种突然发病的、由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的败血性休克。

  该病致死率超过30%,常伴有手脚坏死症状,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发展为休克和多脏器衰竭只需要24至48小时,因此其致病菌在日本被称为“食人菌”。

  实际上,溶血性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细菌,每年冬春季在儿童中流行的链球菌性咽炎,以及夏秋季儿童易感染的传染性脓疱病和猩红热都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的。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是链球菌所致侵袭性感染中最严重的类型。

  那么常见的致病菌为何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呢?一般认为宿主对于链球菌产生的肠毒素的免疫过激反应是“食人菌”感染症高致死率的原因之一。

  老年人:与咽炎等普通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症易感染儿童不同,“食人菌”感染症多发于30岁以上的成年人。日本今年以来50岁以上感染者人数增多,尤其70岁以上的感染者人数比往年出现了大幅上升。

  有伤口或皮肤溃破的人:原本就有溃疡性皮肤疾病的人、最近接受过手术的人、最近感染过带状疱疹和水痘等容易导致皮肤溃烂的疾病的人、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常用止痛片或非甾体抗炎药的人需要格外注意。

  在早期症状基础上,病情迅速进展,出现呼吸、心率增快,典型休克和多器官衰竭,严重病例即使给予治疗,仍会在24~48小时死亡。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