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试飞边生产美军急了?
B-21采用的这种“边试飞边生产”的模式,是否会“欲速则不达”呢?B-21在研制过程中是否会步F-35的后尘,还有待进一步跟踪观察。
由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简称诺·格)公司研制的美空军新一代轰炸机B-21“突袭者”去年年底才刚刚首飞,五角大楼今年1月23日就证实,已经批准该机开始低速生产。
诺·格公司曾在其官网上表示,B-21是世界上“第一架升空的第六代战机”。这个说法可能不会有太多人认同,因为人们普遍所说的“五代机”“六代机”是指战斗机而非轰炸机。
2015年美国国防部向诺·格公司授予的合同中,该机被称为远程打击轰炸机(Long Range Strike Bomber,LRS-B)。2016年,这个项目被确认为B-21轰炸机项目。
对于美国空军来说,B-21的问世,不仅使美国空军在隐身轰炸机领域的技术优势得以巩固,而且使美国空军在轰炸机的使用灵活性方面变得更大。
尽管美军和诺·格公司都表示,先进生产工艺保证了该机能如此快速地进入生产阶段,从首飞到开始低速生产仅两个月的反常之举,仍然引发了外界对B-21会否“欲速则不达”的猜测。
任何武器的发展都是需求的结果,B-21也不例外。美国空军现役有三款战略轰炸机,分别是B-52H、B-1B和B-2A。但是随着美国军事战略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这三款战略轰炸机都无法令美国空军满意。
B-52是美国在冷战初期发展的战略轰炸机,1955年开始服役,到现在已经快70年了。尽管美国空军一直在对其进行改进,目前在役的B-52H在性能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其在气动外形上并没有任何改变,雷达反射截面积巨大,面对现代化的防空系统要想突防很困难。
对美国空军来说,B-52H的优势在于皮实可靠、使用和维护便宜,应对中低烈度的冲突或局部战争没有问题,但是在高强度战争环境中就不行了。
B-1B是美国在冷战中后期发展的战略轰炸机,1986年开始服役。该机采用的是可变后掠翼设计,具备低空超声速突防能力,这也是它的绝招。而且B-1B在气动外形设计上更出色,流线型的机身使其雷达反射截面积比B-52显着减小。
但是B-1B毕竟不是隐身飞机,在现代化的早期预警雷达面前还是容易被发现,低空超声速突防的效果,面对预警机+高性能战斗机+防空导弹组合而成的防空体系时,也是大打折扣。
更让美国空军不满的是,B-1B的可靠性差、妥善率(战机能够正常执行任务的比例)极低。自服役以来,B-1B在结构方面问题层出不穷,无论美国空军怎么对其进行改进,都无法得到改善,这也让B-1B一直饱受诟病。
2019年5月,美国空军62架B-1B战略轰炸机中竟然仅有6架可以执行任务。这种情况让美国空军对B-1B无法忍受,多次提出要将B-1B完全退役。到2021年9月23日,美国空军已将17架B-1B提前退役,剩下的B-1B也支撑不了太长时间,最终全部退役是必然结局。
B-2A的发展时间实际上比B-1B的前身B-1A晚不了几年,但是由于技术太过复杂,所以该机直到1997年才服役,此时冷战已经结束数年。美国空军发展B-2的目的是为了隐身突防,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国空军在冷战期间为了战略轰炸机的突防煞费苦心,既有低空超声速方案,也有隐身方案。
B-2A为了隐身,采用了十分独特的飞翼布局,外形像蝙蝠一样。不仅如此,B-2A还采用了极其复杂的隐身涂层。总体而言,B-2A的隐身性能达到了极高水平,雷达反射截面积比B-52降低了上千倍,与B-1B相比也降低了10倍。这样一来,雷达发现B-2A的距离显着减小,使得B-2A面对20世纪90年代的防空系统如入无人之境。
但是,B-2A的高性能完全是拿金钱堆出来的,以至于美国空军不得不大幅削减采购数量。在B-2A研制初期,美国空军曾计划采购132架,但是由于B-2A造价太高,再加上冷战结束没有了那么大的需求,所以美国空军一下子将采购数量降到了21架。这样一来,研制费用分摊之后,每架B-2A的单价高达24亿美元,几乎相当于用等重量黄金造出来的。
不仅如此,服役之后的B-2A每年还需要天价的维护和保养费用。B-2A每飞行一小时要花10多万美元,而且每飞行一小时需要50小时进行维护,这就导致B-2A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机库,很少飞行。算下来,每架B-2A每年需要6000万美元才能养得起。
此外,B-2A每飞行几架次就要重新修补隐身涂层,并且平常还要待在恒温恒湿的机库,部署能力和再出动能力受到极大限制。可以说,B-2A对美军而言,就像是养了一位大爷,每天需要好吃好喝伺候着,但这位大爷却干不了多少活。
从上面的介绍可知,美国空军现役的三款战略轰炸机到现在要么老态龙钟,要么百病缠身,要么昂贵而娇气。如果不更换,未来美国空军将会陷入花了一大堆钱却无多少随时可用的战略轰炸机的窘境。
对美国空军来说,战略轰炸机一直是地位的象征和战略打击的主力。任由战略轰炸机力量逐渐塌方,是美国空军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事情。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美国空军提出发展一款全新的轰炸机来逐步取代现役的三款战略轰炸机,由此就有了B-21的出现。
美国空军对B-21寄予厚望,要求其具备更强的突防能力,能更好地适应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战场的需求,在核打击与常规打击方面实现均衡,易于维护,采购价格和使用、维护费用要显着降低。一句线的设计思想上,不再刻意追求技术先进性,而是更注重性价比,让美国空军能够买得起、用得起。
B-21在设计时,美国空军就要求将研制费用计算在内,单价必须控制在5亿美元,几乎只有B-2A的五分之一。尽管现在B-21的单价出现了上涨,达到6.5亿美元,但仍然远低于B-2A。作为一款首飞时间比B-2A晚了34年的新型轰炸机,相比于B-2A,B-21的单价显得如此之低,可见美军现在对成本控制的在意程度。
在突防手段上,美国空军依然认为隐身最为关键。尽管现在的防空雷达技术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对于隐身飞机的探测和跟踪仍然比较困难,至少防空雷达对隐身飞机的探测距离就大大低于对非隐身飞机的探测距离。因此,隐身,在当下乃至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依然是最好的突防手段。
不过,B-21所采用隐身涂料的最大优势倒不在于隐身能力比B-2A的隐身涂料提高了多少,而在于牢固性更好而且更易于维护。可不要小看这一点,实际上这才是B-21与B-2A在技术上区别的极为重要之处。
尽管在30多年时间里隐身技术有了提升,但隐身原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并无明显变化。隐身原理没有突破,隐身技术也就没有质的变化。
外界推测,B-21的航程大约为9000千米,比B-2A小了3000千米左右。这也是美军将B-21称为远程打击轰炸机,而不是像B-2A那样称为战略轰炸机的主要原因。
(MOP),这估计就是B-21的最大载弹量。而B-2A的最大载弹量是23吨,这也就意味着B-21的载弹量比B-2A减小了近10吨。
如今,B-21采用的这种“边试飞边生产”的模式,是否会“欲速则不达”呢?B-21在研制过程中是否会步F-35的后尘,还有待进一步跟踪观察。
(责任编辑:管理)
- ·口口声声支持一个中国
- ·以避免驾乘人员人身的安全受到影响
- ·精卫填海(jīng wèi tián hǎi)这个事件
- ·吉林:推进基层腐败和作风问题接诉即办
- ·众说纷纭的建国通宝你了解吗?
- ·狗战斗力排行榜前十名_世界第一猛犬
- ·有关耸人听闻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 ·这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提
-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与形成T字基本构型的
- ·在疫情期间做目的地营销
- ·关于纱(shā)傲(ào)又是个什么梗?
- ·逛(ɡuànɡ)萎(wěi)晨(chén)锋(fēnɡ)
- ·南宁凤岭儿童公园又是什么梗?
- ·习近平谈“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之五:共享
- ·尊师重教主题班会这件事可以这样解读吗?
-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
- ·关于养精蓄锐(yǎng jīng xù ruì)具体是
- ·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
- ·关于披(pī)红(hóng)挂(guà)绿(lǜ)具体
- ·有关不闻不问(bù wén bù wèn)又是个什
- ·关于毯酸尽卡逻网友是怎么说的!
- ·关于伟帜矢捉眨沁又是个什么梗?
- ·“江歌案”当事人刘鑫直播带货被封禁该吗?
- ·与恒天高管合伙人代表优秀员工代表共聚一堂
- ·应面向学生做好相关法律知识法治观念的宣传
- ·有关新年好英文背后真相是什么?
- ·更应该有针对性地拿出落实的具体方案
- ·重拳打击这些违法行为
- ·关于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具体内容
-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