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关键会议中“过紧日子”消失了改成了快花钱

最后编辑时间:2024-12-26 13:17:54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12月23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相比于去年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今年出现了不少新的改变和亮点。

  我先说一个关键细节,就是过去几年每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都必然提的“过紧日子”,在今年的会议通稿中,突然不见了。

  去年全国财政会议的表述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释放积极信号;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发挥好带动放大效应。

  从“释放积极”到“更加积极”,从”适当支出”到“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表述的转变更是整体宏观经济大方向的定调,财政发力将会是明年经济的主旗手。财政会加快花钱、加大花钱,让这些钱流向实体市场带动经济的复苏。

  去年的全国财政会议提到要重点做好8项工作,前四项分别是:现代化产业建设、扩大国内需求、科教兴国战略、改善和保障民生。

  而今年的全国财政会议提到重点做好6项工作,前四项分别是:扩大国内需求、现代化产业建设、改善和保障民生、城乡融合发展。

  四项里面有三项是跟消费、就业、居民、保障相关,今年的“消费“明显更靠前,有了更高、更重的优先级。

  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下定了决心,要转向消费驱动经济的模式,要把国内内需当作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通过就业、保障、医疗、养老等各方面都增收减负来给经济安装一台新的发动机。

  转变非常明显,除了第四条仍然是防范化解风险外,其他几条分别代表着中央多花钱、地方多花钱、为消费花钱、为地方输血增加财力,几乎全部都在强调“花钱”,这和去年的“省钱”态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背后意味着,在十万亿化债措施落地后,中央要让地方政府尽快动起来,把钱花出去,把钱花得好,要花在消费这样的关键事项上。

  今年11月,全国人大“十万亿化债“方案正式官宣并将额度分配给各省份,截至目前,2024年全部的2万亿新额度已经全部发行完毕,各地方政府手中握着大把的资金等待使用。

  而这次的全国财政会议,我们可以将其视作财政政策的“发令枪“,一声令下,从中央到地方,都会开始”大把花钱“,用财政资金支出带动社会资本力量,从而托底经济大盘。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